事件缘起上个月一起美国协助芬兰的追税案:
有3张美国银行卡在芬兰境内被多次使用,芬兰税局怀疑银行卡持有者是芬兰居民,且该芬兰居民没有申报其美国资产和收入,有逃税嫌疑。
其中一张卡1年内在芬兰取款多达297次,约13万美元。
于是芬兰税局利用“美国—芬兰税收协定”中的信息交换条款,请求美国税局配合调查持卡人3家美国银行账户的信息,以追回芬兰居民可能偷逃的税款。
1989年美芬税收协定税收情报条款。根据信息交换条款,即使非请求国本身没有直接税收利益,条约合作伙伴也有义务遵守合法请求。
*终,美国打出“不容忍离岸逃税”和“报答各国执行FATCA”的旗号,同意了芬兰税局的请求。5月1日,美国司法部正式宣布:
应芬兰根据“美国—芬兰税收协定”中信息交换条款,要求美国国税局配合追税的请求,美国法院同意授权美国国税局向3家美国银行发出传票,要求银行提供经常使用美国银行卡的芬兰居民的账户信息。
与此同时,美国司法部和国税局也公开表明立场,将协助税收条约伙伴国,找到并阻止个人利用离岸账户(包括美国账户)的逃税行为。
而美国与**早在1987年就签订了税收条约,**居民在美国的资产随时有可能被查!
02
加拿大追溯多年前海外汇款
持枫叶卡现已回国的华人林先生,被加拿大税局要求申报过去10年所有的海外资产和收入。
这是加拿大税局清查(纳税人)海外资产和收入行动的一角。事实上,从2015年1月开始,加拿大政府就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,将金额超过1万加币的交易直接报至税务局,以核查未申报海外资产的纳税人。
加拿大华人(包括公民和**居民),尤其是生活富足但家庭收入申报很低,或频繁接收海外汇款的是重点关注对象。
收到调查信后,林先生以居住天数少和经济利益都在**为由,改称自己是加拿大非税收居民,过去只是错误地按税收居民报税。同时直接指出加拿大税局是“钓鱼摸底”(fishing expedition),不是善意的审计目的为由拒绝提供资料。
加拿大税局与林先生为此对峙加拿大联邦法院,而法院明确称:加拿大税局有权有权要求提供各种资料。*后问题的关键点,落到林先生是否为加拿大税收居民的问题,现已转到税务法庭待审。
加拿大和美国一样,采取全球征税,本国税收居民来自全球的所得,都要向加拿大报税。同时,海外资产超过10万加元以上的,都要向加拿大税局申报。
林先生的情况很典型,也是大部分华人的现状:
随着加拿大对逃税追查力度加大,CRS实施后信息批量换回加拿大税局,又加上法院明确认为税局有权“钓鱼摸底”,可以预期,华人收到税局调查信要求申报海外资产的信件会越来越多。
外媒专业机构报道
03
新加坡:资产避风港
与欧美国家截然不同的画风
新加坡向来是高净值人士的
资产避风港
中美贸易摩擦升级
新加坡因为政治中立和环境稳定
成为了离***近的
*佳资产避风港
新加坡对富人的吸引力
还不仅仅是这些
新加坡,是亚洲乃至全球富豪
的一站式服务中心
超级富豪可以安心的
在此投资置业
随时乘坐私人飞机
享用专用航站楼
在私密的赌桌前一掷千金
还能把买来的艺术品
昂贵的红酒,钻石
存放在新加坡的自由港
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
低到可以忽略不计
此外,新加坡没有资本利得税、
赠予税、也没有遗产税。
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激励政策
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磁场
快速吸引着许多国际公司
高净值人群及其巨额财富
向新加坡聚拢
华语,也是新加坡的
四大官方语言之一
**人在这里生活学习
毫无障碍
这里也拥有过硬的基础设施
***的医疗设备、
国际学校、赌场等
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
新加坡成为**富豪的新宠